中华医药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宝贵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医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炮制医药濒临灭绝。随之消逝的,还有人与物的沟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芸芸众生间,人的优越感在于独立的精神世界和思想空间。这样说有些虚无缥缈,于草木更甚。但草木有本心,也有着独特的情感、情调和情怀,甚至拥有自己的信仰。张潮说:“植物中有三教焉:竹梧兰蕙之属,近于儒者也;蟠桃老桂之属,近于仙者也;莲花葡萄之属,近于释者也。”正因如此,张志和樵婢渔奴,林和靖梅妻鹤子,陶渊明菊邻桃友。“世人峥嵘,植物中荆棘而已”,相较之下,与草木交往更简单、安全。
人有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落叶归根,乔木染思,草木亦有人伦。在张潮看来,“牡丹为王,芍药为相,其君臣也;南山之乔,北山之梓,其父子也;荆之闻分而枯,闻不分而活,其兄弟也;莲之并蒂,其夫妇也;兰之同心,其朋友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这般和谐、崇高的人道,草木却比人走得更稳健。
人有情,择草木为友邻;草木有意,以人为知己。“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人如此,草木亦然。
最熟悉草木的人是李时珍。怀香、知母、当归、望江南、红娘子、王不留行……这些名字,听着就可人,清气提神。而彝药先祖更是把草本发挥到淋漓尽致,先祖在酿酒时得到的启发,他们在想,粮食可以酿制成酒,那中草药应该也可以,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失败,彝族先祖终于用彝药酿制成了彝药涝渣酒,其味微酸,有回甘,中草药味重而不难饮。酒如人,有味才会有情。人如酒,有情才会有味。彝药涝渣酒——匠心之作,才有了一代一代的传承,才有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生多有不如意,但生活总要继续。彝药涝渣酒,药材酿制,包含有“酒的作用和药物功效”的双重作用,身体好的时候可以少量饮用,身体不好建议长期饮用,让你继续的生活更佳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