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举一反三二从一例医案看经方与时方
TUhjnbcbe - 2022/6/21 15:18:00

从一例医案看经方与时方辨证的巨大差异

本文来自于经方家赵俊欣先生的《金匮要略点睛》一书。

某年轻医师领来一个患者,并把他治疗该患者的病历资料给我。这是个女患者,足趾甲往肉中生长,致足趾疼痛难忍,甲沟处用剪刀剥离过的地方有时渗血。该医师对患者的治疗过程是这样的:

5月3日第一诊:脉细,舌根苔腻,舌质淡红,无力,纳差,无食欲,面色不华,足趾疼痛,走路蹒蹒跚。

处方一:*芪60g,肉桂(后入)6g,当归15g,白芍9g,川芎9g,熟地*9g,砂仁(后入)20g,人参9g,白术9g,茯苓15g,炙甘草6g,枸杞15g,龙眼肉15g,金银花18g,连翘9g,路路通9g,穿山甲(炮)9g,半夏(制)9g,苍术9g,水煎服。7剂。

处方二:蜂房炭60g,乳香30g,没药30g,*柏30g,乌梅炭60g,共粉碎成粉状,每日取适量,用凡士林膏调敷甲沟部位。

5月10日第二诊:脉较前有力,面色好转,其他情况没有变化。

处方一:当归30g,*芪g,陈皮9g,金银花18g,连翘9g,皂角刺12g,丝瓜络30g,王不留行(炒)40g,穿山甲(炮)9g,一口钟20g,元胡索20g,炒三仙各9g,水煎服。7剂。

处方二:用一诊处方二。

5月18日第三诊:纳呆,体无力,足趾疼痛较前重,失眠,舌苔腻,脉模糊。

处方:制半夏60g,茯苓g,菖蒲20g,酸枣仁(炒)60g,苍术30g,远志9g,全蝎20g,蜈蚣6条,元胡索30g,甘草9g,水煎服。7剂。

5月20日第四诊:昨日晕厥一次,求出诊。脉欲绝,出汗多,手足冷。

处方:四逆、生脉注射液(静滴)。

5月22日第五诊:脉可触见,汗收肢温,足趾疼疼痛等如前。思前想后,感到一诊立法处方较妥。

处方一:用一诊处方一去苍术,加佛手、香橼各9g。7剂。

处方二:用一诊处方二。

5月29日第六诊:虽然没有疗效可说,但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应是辨证正确。

处方一:用五诊处方一,加鸡血藤30g。7剂。

处方二:用一诊处方二。

6月4日第七诊:足趾疼痛如前,主诉腹胀满,纳呆严重,蜷卧在床上,每当足趾疼得厉害时直蹬脚。屡进煎剂效果均不理想,医患都无奈,处成药观察。成药方便服用。

处方一:香砂养胃丸,按说明书服法服用。

处方二:小金丸,按说明书服法服用。

6月22日第八诊:无明显疗效,但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我看过其既往病历资料后,为该患者进行诊察。脉细欲绝,舌苔白,舌质淡红,腹壁软弱,向腹深部探查时见腹直肌拘急,此为厥阴病阴阳俱虚证,方证属小建中汤证,处方:桂枝45g,白芍90g,甘草45g,生姜45g,大枣12枚,胶饴(烊化)g,水煎,分3次于早中晚温服。7剂。每日1剂。患者服1剂,腹中舒适,食欲好;服3剂,身体有力;服完7剂,足趾不再疼痛,行走自如,面色华,遂停药。3个月后相遇,她说停药后,足趾甲再没有往肉里生长。

按:医生对病人诊疗无误而获效,有时随着病情的转化,会随证转方,或者证变而方药亦变,或者只对原方剂量予以调整。但是,医术不成熟的医生,其转方,大多时候不是确需随证转换,而是缘于诊疗失误或者在诊疗上不能够切中肯綮,甚者迷假失真,或者舍本逐末,因此出现一诊、二诊、三诊、四诊……乃至十诊、十几诊的过程,往往自以为是善于随机应变,还沾沾自喜地写成医案向人炫示,其实在高手看来不过是在隔靴搔痒,或者绕圈子、瞎折腾而已。技艺高超的医者,面对患者,尽管见其病状、证情纷杂,但诊断时却能够光照迷雾、直见本质、抓住症结,治疗必能精当准确,一针见血地将疾病于一二诊即解除。

……(中间省略,原文非常精彩)

《金匮要略》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中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该条文中“悸,衄,腹中痛,梦中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为副证,亦即或然证。本条文为倒装句,当如是读:“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若虚劳里急者,小建中汤主之。”古文法将“虚劳里急”置诸条首,示为小建中汤之主证。“里急”指腹直肌拘急,随其证情,可选用含有芍药、甘草的方剂治疗,如小建中汤、芍药甘草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汤、大柴胡汤等。

“虚劳里急”,则为小建中汤之主证,其特征是患者既有“里急”,又有体质虚弱、面色不佳、腹软弱无抵抗力等“虚劳”体征。我针对该女患者具有“虚劳里急”这一靶向指征,投与小建中汤,切中疾病之症结,使阳生阴长,里急解除,因之而起的指甲乖长、足趾疼痛、体倦、纳呆等副证(应激状态)亦倒戈自败。只一诊即愈。

萧易楠注:从上述医案来看,中医临证,如果只是盯着局部的症状去治,往往效果不佳,更加凸显不了中医治病的优势,还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运用经方,就是全局把握,站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从阴阳自和的角度,抓住主症,一击命中,从而药到病除。

萧易楠中医师

四代业医

年硕士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伤寒论专业

专注于古代经典经方与日本汉方的临床实践

重视脉诊与腹诊

创办武汉慈姓中医诊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举一反三二从一例医案看经方与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