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
处
藏
奸
病历介绍
李某,女,76岁,
年4月30日首诊:
患者以“胃疼20年余”为主诉就诊。
现症:胸腹背窜痛,时轻时重,大便3-4日一行,质干,纳呆,食欲不振,眠欠佳,凌晨2-3点易醒,牙龈易出血,小便调,汗多。
彩超检查结果如下:
CT结果如下:
舌质红,苔薄,脉寸关浮。
处方:生姜泻心汤加减。
生半夏30g*连3g*芩15g
干姜10g炙甘草10g人参10g
瓦楞子30g茯苓20g白术15g
炒神曲20g
生姜6片大枣3个为引
二十付,日一付,水煎服,饭后温服。
年5月21日二诊:效可,胃疼缓解,纳增,出汗减轻。
现症:口干、咽干,食后口酸,右胁肋后背疼,大便未见明显变化,仍便干,3日一行,色黑,心烦易燥,眠可,喜叹息。舌质红,苔薄,脉弦。
生半夏30g*连3g*芩15g
干姜15g炙甘草10g人参10g
瓦楞子30g茯苓20g莪术20g
小茴香20g炒神曲20g白芨6g
生姜6片大枣3个为引
二十付,日一付,水煎服,饭后温服。
年6月11日三诊:
效平,诸症同前。舌质红,少苔,脉弦滑。
处方: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25g大*15g枳实30g
*芩15g生半夏30g白芍15g
小茴香30g人参10g瓦楞子30g
生麦芽20g
生姜6片大枣3个为引
二十付,日一付,水煎服,饭后温服。
年7月30日四诊:效可,胸闷乏力减轻,后背、胁肋偶有窜痛,纳增。现症:口干口黏,汗多,大便未见明显变化,便干如前,排便不顺畅,小便可。
复查结果如下:
舌质淡红,少苔,脉弦滑。
处方: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25g大*20g枳实30g
*芩15g生半夏30g白芍15g
小茴香30g生麦芽20g瓦楞子30g
人参10g天花粉15g炒王不留行30g
生姜6片大枣3个为引
三十付,日一付,水煎服,饭后温服。
按语
患者初诊时CT诊断疑似胰腺占位,经过3个月的中药治疗,复查结果显示:胰腺未见明显异常,原占位病变消失,效果令患者异常兴奋。中医贵在辨证施治,辨证准确,效如桴鼓。中医传承至今,是因为它有确切的疗效,总能为患者找到生的希望。
初诊: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暗红,纳呆,胸腹背窜痛,大便干,牙龈易出血,这一系列的症候群,辨证为中焦阻塞,升降失常。中焦是升清降浊的场所,中焦阻塞,气机抟聚,则胸背腹窜痛,胃痛。清气不能上升,郁而化火,则牙龈出血。浊气不降,大便干涩难行。故予生姜泻心汤辛开苦降、宣畅中焦、散水消痞,胃疼等症状缓解。
二诊脉弦,辨证偏于少阳阳明的气机不畅,故再服生姜泻心汤则效平。
三诊改用少阳实证的大柴胡汤加味,效果立竿见影。《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帝问曰:妇人重身,*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损,亦无损也。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大积大聚之故,有是故而用是药,有病则病受之,病人亦无损也。临床遇到体形消瘦之人,我们往往从补着手,恐其不耐攻。很多医家提出大柴胡汤用于体质肥胖之人。然而法无定法,患者虽形体消瘦,但精神尚可,脉是弦滑,实邪壅盛,正是“大实有羸状”。就诊之时,患者胃脘部疼痛难以坐立,卧于诊疗床,表情痛苦,此时此景正与条文吻合,“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故改用大柴胡汤加减,该方治疗半表半里的阳实证,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枳实、大*通下瘀滞,白芍亦有缓通之效。整体起到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功效。因患者年龄大,身体稍虚,加人参顾护元气,扶助正气驱邪外出。
独处藏奸,医生于临床明察秋毫,善于发现“独”的迹象,特别是见到某些不合逻辑、乖违常情的特异性脉证,每每蕴藏着病机的安危,医生更应慧眼独具,心思独到,细审底蕴,不可掉以轻心。此病案中患者形体消瘦,但脉象弦滑,目中有神,邪气旺盛,正气尚可,此时便应当下则下,以免闭门留寇。
疾病的痊愈令患者家属既惊又喜,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中医不是根据肿瘤病名进行辨证,而是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此胰腺癌治愈虽然惊奇,亦在中医思维的意料之中,正如医圣张仲景真知灼见:虽不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注:陈舒婉整理。
中易堂国医馆
坐诊医师:臧云喜
坐诊时间: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联系-88912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