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建东北院主办-
-中设协建筑分会会刊-
今天的会议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畅谈会!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我们就只有死路一条;各位专家的分享结合行业发展大势和工作实践,多角度解读,信息量大、主题面广、观点独到、见解深刻、可借鉴性强,是一次成功的会议。青年管理者是我们行业发展的生力*主力*,“青年管理者论坛”也要常态化、固定化、持续下去。——陈轸会场视频9月24日,中国建筑设计管理创新高峰论坛·青年管理者论坛在“青色之城”呼和浩特召开,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汪祖进、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轸、内蒙古自治区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俊奎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1位专家作主题分享,线上、线下近一千位代表收看、参加了会议。陈轸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会议由陈轸秘书长,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总经理徐德才,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书记郭巍分别主持。
汪祖进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
汪祖进副秘书长致开幕词,他指出,中国建筑设计管理创新高峰论坛是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和分会会刊《建筑设计管理》杂志共同打造的高端论坛,已经举办的一些主题活动,在行业里引起了极大反响,很好地发挥了行业综合性媒体的宣传、激励作用。“青年管理者论坛”是中国建筑设计管理创新高峰论坛的重要分论坛之一。他表示,青年管理者是于万千行业青年中历经磨砺、脱颖而出的优秀分子,是行业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带领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青年管理者,以“青年管理者论坛”为讲台,讲述关于企业管理的故事、关于事业成功的故事,唱响敢想敢干、敢作敢为的青春之歌,必将长久地留在行业的记忆里。张彤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副秘书长
《建筑设计管理》杂志总编辑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副秘书长、《建筑设计管理》杂志总编辑张彤作为主办方之一致欢迎词。他介绍,《建筑设计管理》杂志创办于年,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联合主办的建筑设计行业管理领域权威刊物,系中设协建筑分会会刊,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多个权威数据库。杂志现为拥有出版、培训、会议(论坛)、直播、行业排名、行业评选、建筑考察等系列业务的出版机构。张彤总编辑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搭建建筑设计行业青年管理者沟通、互鉴的平台,是时代赋予协会宣传喉舌的职责所在。同时,他对所有领导、专家、参会代表以及直播间听众表示最衷心的欢迎和感谢。李俊奎
内蒙古自治区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内蒙古自治区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俊奎作会议致辞,他说,建筑设计管理与青年管理者不可分离。建筑设计管理与创新是企业管理、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青年管理者是建筑设计管理的中坚力量,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两者的紧密结合,搭建了企业间、企业管理者间沟通、交流、互鉴的桥梁。勘察设计行业青年管理者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青年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和思想引领是实现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指出,内蒙古勘察设计协会为促进行业青年勘察设计师的成长成才,为开展内蒙古勘察设计大师评选提供人才储备,自年起开展了优秀青年勘察设计师评选工作,当年评选出40名优秀青年勘察设计师,该项活动受到了行业的一致推崇和广大青年勘察设计师的一致好评。主题分享环节姚*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委书记、董事长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委书记、董事长姚*作《基于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的精细化管理平台的构建》主题分享。他强调,内生动力是推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勘察设计行业变革转型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企业自身素质与综合能力的较量,而企业内生动力的打造是决定这场较量胜负的关键因素。如何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构建精细化管理平台是一种可探索的方向。报告以单项目核算为切入,严控项目成本和分包管理,提高单项目效益和盈利能力,向成本要效益;通过逐步积累单项目核算数据,持续精细化项目数据颗粒度,提取、分析数据信息,用于指导生产和经营工作,向市场要效益;通过配套的内部市场化生产运营体系、技术核心平台、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逐步打造标准化、高效化的精细化管理平台,提升运营效率,激发组织活力,赋能企业发展。李巍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巍为大家解读《基于新建设模式下设计院转型策略研究——新动力新赋能新发展》。他指出,十四五新时期,随着客户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行业竞争格局不断升级,“转型”已是设计院实现企业和员工价值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发展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建设模式,由单一的技术服务向统筹性、全局性、高视角的集成服务转变,逐渐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是大型设计院转型的战略思路。他强调,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设计院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提升自身项目管理能力、调整管理体系、完善组织架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等为转型修炼好内功;设计院要以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为切入点,积极融入工程项目的全产业链并向两端延伸,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围绕设计核心业务,逐步扩大业务范畴,在优势领域打造拳头产品,形成自身发展特色,塑造专业化、差异化的品牌形象;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将会超越单个企业的界限,形成产业链间的竞争。这就需要设计院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打造自身朋友圈,争当链长,利用竞争优势与产业链优势相互促进,形成互赖,形成良性循环,更快实现企业转型的战略发展目标。邹子敬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委副书记、副总裁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委副书记、副总裁邹子敬结合自身成长做《以顾客为中心,与员工共同成长——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到经营管理的实践体会》分享。报告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为题,结合企业发展不同历程以及个人入职至今20年的职业成长阶段,围绕三个问题为主线:集团员工平均年龄结构多少最合理?集团生产为何从做“大”转向做“强”、做“全”?集团经营如何找增量,迎未知?聚焦探讨企业发展中人才培养、市场应对、业务转型的行业普遍性和企业个性化特征,最后总结个人对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诠释:“把握市场、顺势而为——以顾客为中心;同理共情、不进则退——与员工共成长”!报告视角是从一名员工视角审视自己20年的职业历程、结合个人成长看人力资源、团队建设;从设计师角色反馈市场经验教训;从转岗经历讨论业务转型——回顾初心展望未来!郭巍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书记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书记,集团监理公司董事长郭巍为行业同仁带来《行业转型期对青年管理者的要求》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在新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下,建筑设计行业并不能孤立发展,必须在整合者和被整合者之间进行选择,必须选择设计和其他咨询的有机融合,以整体性、系统性思维重新定位业务和管理的需要。建筑设计行业的青年管理者要发现和明确转型期的任务变化要求,及早进行准备并积极投身转型实践中来,承担起新阶段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徐健生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屈培青工作室主任
执行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屈培青工作室主任、执行总建筑师,关中民居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健生作题为《建筑设计管理的适宜化模式建构》的报告。报告强调建筑设计管理作为设计企业管理模块中的重要一环,往往呈现出技术性强、周期长、组织复杂、可变因素较多等特点,同时,设计管理对设计公司的前期经营以及作品的后期呈现乃至企业发展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建设都有着直接关联。报告以建筑设计管理为核心对象,从行业现状、管理者角色、科学管理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讨论,力图建立一种以项目制为基础的适宜化设计管理模式,以便为设计企业最终建立科学的管理框架做出有力的支撑。高嵩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浙江省未来社区工作专班技术保障组组长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未来社区工作专班技术保障组组长高嵩在《谈谈战略》的报告中从自己的三段“奇葩”经历出发,阐述在劣势环境中,如何有效利用自己的资源获得成功的故事。从奇葩说到资源说,提出观点1:战略的核心是资源。战略管理是在日常管理中运用战略的科学和艺术。理性——通过元素的操作来实现最终的目标,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系统管理一样;艺术——实施过程中要回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科技进步、竞争对手的意外举动、顾客需求和新兴市场及机遇,是直觉和理性结合的产物。战略规划是战略管理中的一个环节,他的本质就是公司的运营方案,战略规划在蓬勃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并不凸显,但是当市场环境趋弱时,需要精细谋划资源,获得竞争优势,战略规划就变得至关重要。浙江省院刚刚完成了十四五战略规划,报告以浙江省院的战略实践为例,剖析战略管理如何展开。战略管理工作包括战略规划和战略执行两大板块。战略规划中,首先是环境分析环节,要对十三五期间的各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浙江省院十三五期间人才增长了36%,跨入千人大院的行列,产值年复合增长率38%,合约年复合增长率52%。巨大增幅的背后,是十三五期间,在张金星院长带领下,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严格内部管理”这一战略的成功;通过资料比对,对外部环境,行业和市场进行分析,使用SWOT分析工具,对内部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梳理,通过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两两结合,提出四个维度的支撑逻辑,梳理和整合公司资源,为后续公司层面总体战略提供依据和支撑。第二个环节是公司层面总体战略和执行层面的战略规划。公司层面的总体战略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规划期内总体目标;执行层面战略包括职能战略和业务战略,围绕设计企业发展需要的项目、人才、技术三要素,展开职能战略规划,对各职能管理条线提出战略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提出核心观点2:业务战略是战略规划的终点,战略规划的最终目标是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报告详细分析了成本领先,差异化和最佳价值战略的应用方法,以EPC业务为例,阐述了业务战略的展开。他强调,企业的成败往往不是在战略规划,而是在战略执行层面;并试图吸收KPI和OKR的优势,在战略执行中走出创新之路,报告介绍组织架构调整、战略目标分解、战略评估考核等战略执行环节。通过对雅虎公司失败的分析,提出核心观点3:“没有一成不变的战略”。就如RobertWaterman所说:大多数人都惧怕变化,纵使心里明白变化是正常的,仍会为未来的不可知而颤抖。但是,对于战略制定者和执行人而言,除了变革,别无选择!景泉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第一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院长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院长、院副总建筑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既有建筑中心更新与再利用中心主任景泉的报告题目为《新时代建筑设计行业的设计与管理方向》。报告结合当前的行业发展背景,阐释两个核心问题:如何带好“人”和如何做好“事”。以贯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传承中华文化、打造中国设计、促进科技进步、引领行业发展”的目标,探讨在生态文明建设、“双碳”目标下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方向。结合实际经验,介绍建筑院在“产学研用*众”六方面如何做到为行业“延链、补链、强链”,在人才方面,如何建立员工价值认同、人才培养、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与追求;在工作中,如何做到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担当社会责任。最后,分享自己从业25年来的感悟与思考,介绍“在地生长”的设计理念以及如何实现团队和自我的共同成长。路江龙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精筑技术设计研究院院长
中衡设计集团副总经理、精筑院院长兼总工路江龙作题为《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报告紧跟国家*策,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通过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要求也日趋明确,因此工程设计和建设的模式必然发生变化。结合中衡设计集团近些年在建筑师负责制、全过程工程咨询及工程总承包项目上的一些实践案例进行交流,为建筑设计企业提供借鉴和经验分享。同时呼吁建筑设计企业应深刻认识到这样的趋势,积极投入,努力完成向现代设计咨询与工程服务企业的转型发展。苏艳*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岩土公司董事长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岩土公司董事长苏艳*带来分享《我和企业共同成长》。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报告以企业管理者的视角深度探究如何打造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团队,用“企业文化”软实力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结合讲述人入职至今二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围绕个人助力企业发展、企业助力个人成长为主旨展开,从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我与企业共成长”的企业文化、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发展方向等方面阐明员工与企业间如何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发展共同体,高举梦想,共同成长。索奇峰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四川省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会长助理索奇峰带来分享《建筑设计院工程总承包与全过程咨询管理探索》。报告以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与全过程工程咨询实践为基础,就十四五期间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响应行业建设组织方式变革,开展工程总承包与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战略思考,分享了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十四五期间工程总承包业务方向的选择,组织管理机构变革方案,业务管理顶层制度设计,商业模式探索、人才培养价值理念等内容进行报告分享。徐德才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执行总经理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总经理徐德才以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为例分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职业生涯的前半段》。报告论证应当“朝闻道,夕死可矣”“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发现自己的知识短板,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为手段,倒逼自己学习理论知识,并积极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工程总承包业务、工程咨询业务开展时,充分发挥知识全面的优势,为公司新兴业务的发展提供助力;在公司工程总承包业务蓬勃发展时,又回归管理岗位,起草EPC业务与流程,利用内部设计承包合同制度解决设计进度问题,进而制定派工单制度有效解决传统设计业务的专业之间扯皮、设计进度拖延问题。陈轸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轸秘书长致大会闭幕词,他指出,此次会议最大的特点就是——真正的“头脑风暴”畅谈会!他强调,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就只有死路一条;各位专家的分享结合行业发展大势和工作实践,多角度解读,信息量大、主题面广、观点独到、见解深刻、可借鉴性强,是一次成功的会议。陈轸秘书长表示,青年管理者是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生力*主力*,“青年管理者论坛”也要常态化、固定化、持续下去。(高原)会议合影
点击链接报名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