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学校教师潘子舟积极响应“东西扶贫协作”号召,来到威信县桂花小学支教,挂职桂花小学副校长,分管桂花小学德育工作并担任该校六年级班语文教学工作兼副班主任,为老区威信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制定计划,快速融入支教工作接到支教任务后,潘子舟立即认真学习了县教体局对帮扶工作部署及要求,思考如何开展帮扶工作。刚到桂花小学就与学校领导、教师进行沟通,走进课堂听课,第一时间掌握了桂花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在充分了解校情、教情、学情的基础上,他制定了涵盖理论学习、教师业务培训、教学教研和学生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支教计划,让接下来开展各项支教工作有明确目标,有清晰思路。深入一线,做课改的引领人在支教工作中,潘子舟坚持以课堂引领为主线,争取做课改的引领人。他了解到我县许多学校除了在教学设备、教育经费、师资条件等方面严重不足之外,还普遍存在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信息严重匮乏的问题。他把向教师传递教改信息、引领学校和教师高质量推进课改、高效开展好教研活动作为支教的重要责任。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潘老师还组织学校教师们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让老师们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学中,他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创新力,始终坚持“一课一得”,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现象。年10月,潘老师以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扎实过硬的教学功底为全体老师上了一节阅读示范课,在示范课例中,精彩的教学过程、活泼的课堂气氛,凸显了其作为支教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给桂花小学的老师们带来更直观的教学体验,也起到了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带头作用。潘子舟还多次主持学校里的集体备课活动,专门就学生的常规管理做全校专题讲座。关爱学生,做希望种子的播种人“唯有读书才是山区孩最好的出路”,这是潘子舟经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桂花小学的留守儿童较多,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较差,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得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为此,潘子舟要求学生清楚哪些知识点该记、哪些知识点该背,学会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引导学生上课时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注重重要知识点的积累。潘子舟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还会跟他们讲为人处世的道理,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们学会守时、诚信、感恩、倾听、尊重......通过学生去影响和改变他们的父母与亲人的观念。渐渐的孩子们课堂纪律变好了,行为习惯变好了,成绩自然也能有所提高。他说,自己是一名耕耘者,要以勤恳、智慧和热情向山区孩子播下希望的种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潘老师急学校之所需,积极与东莞扶贫部门沟通,为学校争取到了只口罩,为学校解决防疫物资紧缺的问题贡献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支教临近结束,潘子舟认为,支教工作短暂,但忙碌且充实,工作平凡但经历深刻。他常常感慨:“支教让我受益匪浅,支教生活所焕发的光芒将使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更有希望。”他相信威信的教育事业会越来越好,他表示愿继续为两地教育合作交流、共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来源:扎西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