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邢台内丘县依托当地扁鹊中医药特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通过培育优质中药材种植、推广特色中医诊疗服务、加快“康养+旅游”项目带动等一系列举措,构建现代中医康养新高地。
中药材品质提升
日前,位于邢台市内丘县南刘庄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上百名工人在田间劳作,忙着采收、晾晒金银花,为销往韩国、日本的20吨国际订单加紧备货。
“今年的疫情,让全世界人们看到了中医药的作用。尤其像金银花这类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中药材,价格高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南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韩增山说,从大年初二起,他就不断接到预购电话。
以南刘庄村为中心的亩金银花种植基地,是内丘县五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目前,该县酸枣、王不留行、金银花、知母、黄芩等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中药材年产量约14万吨,产值12.5亿元。
为扶持推动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内丘县去年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凡是种植面积达亩以上、品种为三年生以上的药园,由县财政第一年每亩扶持元,第二年每亩扶持元,第三年每亩扶持元。
产业链条延长
“年初开工以来,我们严抓疫情防控不松懈,同时,开足马力投入生产。”河北扁鹊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宪华说。
在扁鹊制药口服液车间,浓缩的药液经过配液、灌装、灭菌、压盖、灯检等工序,被制成一瓶瓶成品药,贴上印有“扁鹊”牌复方益脑补肾口服液的标签后,被送至外包车间做最后的外包装处理。
“目前生产的9个品种中,复方益脑补肾口服液是新上线的产品,主要针对高端白领、学生、亚健康者等人群。”王宪华介绍,市场上的补肾药多为单效,益脑药以保健品为主,而这款产品是国药准字号的双效药,拥有“双专利”,是全国独家中药保护品种。
全球疫情对中药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去年,扁鹊制药投入万元对厂区进行了新旧动能转换,今年企业将对灯检、包装等设备进行再升级,引进智能化全自动生产线。
三级体系完善
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群众健康是根本。
5月31日,内丘镇卫生院的中医诊疗馆“鹊灸堂”装饰一新,正式开馆接诊,投入使用。“一场疫情,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的巨大作用。乡镇卫生院中医馆也要提档升级,顺应老百姓的健康需求。”内丘镇卫生院院长刘胜兰说。
内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为支持鹊灸堂的发展,今年,医院选派了专业技术骨干、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痧疗罐疗专业委员会会长胡广芹的弟子李晓蕾到内丘镇卫生院鹊灸堂,坐诊推广痧疗罐疗技术的同时,对内丘镇的61名乡村医生进行技术指导、培训。
如今,该县已形成了以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中医服务网络体系,乡镇卫生院“国医堂”实现全覆盖。国医大师李士懋工作室、国医大师李佃贵工作室、胡希恕经方医学传承工作室、王新月工作室、胡广芹痧疗罐疗传承工作室等一批国医专家先后落后内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中医适宜技术的受益者。
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在内丘县南赛乡神头村扁鹊庙西侧,新建的扁鹊中医药文化旅游康养示范基地医祖堂古朴、恢弘,与东侧的扁鹊庙景区遥相呼应。
据了解,医祖堂总建筑面积7平方米,设有中医祖庭、扁鹊中医药文化特色产品展厅、扁鹊中医生活馆、扁鹊养生酒店、扁鹊养生餐厅等部分。
目前,该县正在谋划建设以神头村为中心的扁鹊中医药旅游康养示范区(扁鹊康养古镇)项目。该项目占地3.5平方公里,辐射带动6个村,包括扁鹊中医文化、健康养生、旅游、休闲、中药材种植,建成后将打造成扁鹊中医药旅游康养示范区。此外,扁鹊文化水镇、医养康养庄园、太行山扁鹊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稀缺种子种苗基地等多个中医药康养项目,正在谋划实施中。
“我们要深入挖掘扁鹊中医药文化资源,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产业形成集种植、科研、生产、销售、医疗、养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打造现代中医康养新高地。”内丘县委书记张辉说。
(燕都融媒体记者张会武通讯员翟丽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