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蒲城县教育学会教学设计篇蒲城县祥塬小学李
TUhjnbcbe - 2024/12/25 17:08:00

此文获陕西省教育学会第十届优秀教学设评选一等奖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祥塬小学李亚菲

《鸟的天堂》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

这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课《鸟的天堂》。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趣,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本课教学设计从具体的知识点走向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创设情境,紧扣语文要素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提升语文素养。

《鸟的天堂》是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课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途经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重点写了静态的大榕树和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动静结合,遣词造句精妙准确,韵味十足,表达感情充沛细腻,描写生动细致,充满了诗情画意。课文分两课时讲解,本次教学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鉴赏的能力。已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在学习中感受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学生对描写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属于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所以本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拓展阅读。

1、通过对比学习,体会“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

2、通过抓关键词和重点句子品悟,体会课文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拓展阅读。

3、感受文中大自然在人类的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和自然中的生命之趣。感受大榕树早上和傍晚不一样的美,体会景物的特点。

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拓展阅读。

启发引导法情境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观察雨后阳光下绿叶的颜色,光泽,展开想象。

教师准备:榕树图片小鸟图片

设备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鸟的天堂是如梦境一般美丽。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一起去体会傍晚和早晨大榕树不一样的美吧。

2、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虽然没看到一只鸟,却看到了一棵大榕树。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这株大榕树的呢?

通过复习导入,明确“鸟的天堂”就是大榕树,直接明了。让学生迅速聚焦学习重点。

学习任务二细读文本,体会静态美

(出示榕树的图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这个片段给你什么感觉,把感觉提炼成一组词语作为批注写在旁边。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傍晚的榕树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语句。

(句式:我找到了第自然段的这句话:,从这个(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榕树的特点。)

1、小组讨论

2、交流分享

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榕树?谁来汇报。

活动(一)体会榕树之“大”。

1、(出示句子)“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榕树很大的呢?

预1:你找到了7自然段的这句话:,从真这个(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榕树大的特点。

师:你真会学习,

1
查看完整版本: 蒲城县教育学会教学设计篇蒲城县祥塬小学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