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榕树,如同喜欢一个人。??????
喜欢那种挺拔的伟岸,于四季风雨中凛然挺立的风骨。也喜欢那垂挂在风中的气根,仿佛一把绝妙的竖琴,悠扬深沉的琴韵在春雨秋风中瑟瑟和鸣,一唱一和间尽吮天地之精华,那样的潇洒自如,随性淡然浑然天成。
人们常说,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榕树,以“万年青”的姿态演绎了一场“落地生根,独木成林”的不朽神话,成就了彼此独立又彼此依赖的热带雨林霸主风釆,生生不息,挚爱不灭。
也许有过被热烈灼伤的阴影,一向对那些太过浓艳的色彩心存敬畏,相比那些肆意盛放的花朵,虽然五彩斑斓华丽缤纷,却总难保有长久的热情。
如轰轰烈烈的爱情,美丽的容颜,都经不起时间的洗礼,最终都是要归于寥落和平淡。而那些不起眼的小花儿或者不开花的植物,依然承受着岁月的洗礼,体现出生命的真实与厚重,也因此对她们持有过分的喜欢。
中年方知淡味真,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榕树平淡的绿,是取悦自己的颜色。
爱不足则多情,识不足则多虑,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有丘壑天地宽,一个内心富足的人,自然平和娴静,丰盈安详。
“历经多少沧桑事,依旧悠擎头顶天。”那一往情深的绿意啊,像一团团墨绿色的云采,高贵、简洁,纯粹得犹如一场梦寐以求的爱情,活力四射却从不张扬。
低调,是做为一个人最好的姿势,也是百年榕树顽强生命的密码。??????
看见榕树,一如邂逅了一位故人。
四季更迭,春华秋实,每棵树都有自己来到这世间的使命。
秋天的阳光薄凉而清透,榕树却依如夏天般飞扬跋扈,散发着浓烈的、茂盛的气息,把绿色延展得没了边也没了际,忘了开花也忘了结果。
没有秋之丰盛的硕硕其果,却有了灼灼韶华的绿叶含丹。榕树站立在时光的长廊里,没了过去,也没了未来,唯有在当下带着不顾一切的努力,将千万条飘逸的须发虬枝盘旋,落地生根,匍匐成一道道蜿蜒曲折的血脉,繁衍出生生不息的岁月传奇,那是光阴赠予她丰厚的礼物一一子子孙孙,绵延不断。
榕树之美,在于美而不自知。穿越世俗种种,历经人事涤洗,低眉抬首间,透着温润清爽的芬芳,带着穿行岁月的似水流年,尽显生命的风雅。??????
?南宋诗人杨万里,这样描写榕树:直不为楹圆不轮,斧斤亦复赦渠薪。数株连碧真成菌,一胫空肥总是筋。
他说,榕树这种木料,虽然直吧,却不能做门拄,虽然圆吧,它也不能做滚轮。就连砍柴的斧头也不取它做柴火。虽然很多榕树连成碧荫,真的好象一片片菌菇,可惜主干中间已空,只剩下皮和枝了。杨万里把榕树比喻成一个外强中干,徒有其表而无实用价值的废柴,这是他心中的榕树。
有什么关系呢。
即使成了朽木,榕树也要向世界敞开心扉:来吧,我来做你的树洞吧!把心里话向我倾诉吧!我将永远为你保守秘密,绝对不会泄露出去。
一份纯净的自信,不被外界的无聊看法而影响。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祥和。
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简洁纯粹,心有多大,世界才就有多大。????
?根据《生草药性备要》记载,榕树全身都是宝,叶、皮、根、汁液都可以入药。
人有人的命,树有树的命,命命各不同。
每棵树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一定非要做顶梁立柱,做驱车滚轮才是价值实现吧,做自己,最好。
况且人生要的太多,也是缺失,太过完美也了无趣味。
榕树那稍显残缺的人生,诠释了完整比完美更重要。人生在世,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好好活着,千岁万岁,比什么都好。
滚滚红尘,物欲横流,虽然那些有用的物质,常常让人负累焦虑,但人们往往一边享受着乘凉的绿荫,同时还想摘食树上的果实。
欲望如目标,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阶段性的匹配。
一棵树,撑起一片天,来者欢迎,去者不送,来来往往,随缘自在。
“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榕树,如一位经历了世事磨练的女子,褪去红尘的浮华,远离人群的热闹,拥有恬静、平和、淡定的心态,懂得取舍,自在人间。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遇见榕树,宛若邂逅自己高贵而醇香的灵魂,愿将全部身心安化成一缕翠云柔纱,与千疮百孔的世界温暖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