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消除白癜风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42256_0.shtml一直以来都想到宁静的乡村田野中走走,体味当中的乡土气息,远离繁华的都市和喧嚣的人声,在宁静中感受自我。偶然间看到一档旅游节目对顺德逢简村的介绍,就马上利用假日到这广东古村落走走。逢简地处顺德杏坛镇,邻近西江,河涌密布。历史上栽桑养蚕发达,带动缫丝加工以及商贸的发展,在清朝末年达到鼎盛,人口上万,缫丝市场数个,织机数百张,产业工人千余,号称“小广州”。逢简水乡是顺德最早有人聚居地之一。此可追溯该村西汉文化遗址的发掘,继之以明远唐代文物的发现。两座宋代三孔石古桥见证千年前水乡集市繁华历史,被首推为佛山市三孔桥之古魁。绕村居水道达十公里有余,辖区水道达28公里之多。水光接天,碧波荡漾,自然环境和谐,岭南古村格局犹存。古屋有百余间,石板古道纵横,古树遍布,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正思量着,一只游船不知从哪里驶了过来,船上载客七八名,一位五十开外的妇女在船尾吃力地划桨。河域不宽,所以只能使用撑篙或者单桨。难道这水乡果别有洞天?网上的资料说逢简水域有近20公里,那么我所见,只是水乡一隅。桥是逢简的标志性景观,开车前往逢简,在离村还有一两公里的路边便先见到了一座“古风犹存”的古桥,此桥却属逢简前面的古粉村,名“爱日桥”。在水乡,桥便是这里的特色。村中现有各种桥梁三十多座,在村口,有一通体红色的石桥,桥上刻有篆体“金鳌”二字。传说这便是康熙皇帝所赐建的“金鳌桥”。古桥四周的榕树、芭蕉、房舍、柳叶船致趣相映。这是一个古村落,人们沿河而居,安逸舒适。这里没有江南古村落的精致,但是保存着完好的老屋古宅,大族宗祠,石板古道。明远桥始建于宋朝宝庆年间(约公元年),是我国文献记录中最早的三孔石桥之一。明远桥全长25米,顶宽近5米,桥面成斜坡形砌石级以利马车通行。桥栏石板刻有各种图案,桥两边柱头雕有石狮子。逢简的桥梁大多修筑在河道拐弯处,河道一侧往往有村庙,桥旁有大树,浓荫蔽日。逢简的桥,对村中人,它们或许只是便捷的通道,对外来人,却是不可或缺的风景。过了桥是逢简小学。学校如此选址,大是考究,光是看这布局及建筑风格,便可推测是有些年月的。这一带的河岸边都铺着青石板,河边又种柳,弯延曲折,渐渐有了些意味。再往前河道陡宽,约七八米,水道分岔,形成一个码头。河岸种榕树居多,柳树只是点缀一二,多些轻柔暖调。说是码头,其实就是沿水的几级台阶旁泊着一条小船;这村子竟蜿蜿蜒蜒被水缠绕着,一路荡去似乎比江南小镇的规模也不遑多让。与码头毗邻的是一座古桥,桥名明远,通体是砖石结构。桥面是平铺的石板,不是阶梯形,方便车马通行。桥栏上雕刻的是石狮子,风化的厉害,这才是历史的原味。停靠在岸边的柳叶船,静静地,仿佛在这里等待着什么。沿河的巷道垂直地向远处延伸着,引导着我的好奇心,不远处,宽大的芭蕉树叶,却打断了那想探询一些究竟的视线。水边榕树的巨大气根,在顺德容桂,还有利用榕树气根建桥的实例,容桂树生桥是十分独特的一座小桥。岸上的水乡人是显得庸懒的,河边的茶肆聚集着一些聊天的人们,只能从过往的小船上看见那矫健的身影。路过私塾,半开的门仿佛要把过去的书香弥漫到静静的水面之上。若说逢简水乡有什么好的建筑,我推荐觉妙净院,这可称之谓现代仿古建筑的典范。房屋修的真的是好,站在道场上,左右二边的钟楼鼓楼,峥嵘峻秀。村子里的古建筑我们没有深入探访,但仅从外观的气势上,便可依稀看出当年的繁华与辉煌,也让人不由得细细品味逢简自野趣中透出大家风范的原因。最为人瞩目的还是宋参政李公祠,也就是修建明远、巨济等桥的李仕修,他是宋庆元年间进士,浙江行省参政,后来在家乡修建了五座石桥,深得后人敬仰。几百年过去,当年的繁华虽已不再,但小村那独具特色的古朴与美丽,却又重新吸引着人们走进小村,赏古桥、看古屋、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淳朴与恬淡。简水乡不仅有美景,河两岸很多小吃铺,都是本地人经营的,连售卖的蔬菜也是自家院子里种植的。还有很多小食,每家都标榜的均安蒸猪,煎鱼饼,双皮奶,伦教糕,炸牛奶,鱼面…真的数不完。来到逢简之后,有失望也喜悦。失望的是,逢简距离想象中的原汁原味的水乡处女地有很大出入,喜悦的是,尽管有很多的不如意,但的确有很多令人怦然心动之处,水路纵横,古朴的气息也随处可拾,仿佛一本千年古书,有小桥、流水、有祠堂、大屋、私塾,还有桑基、鱼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