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VY今天听着三川玲老师的写作课音频,知道孩子们或者是家长们害怕写作的原因之一是:写作之前大脑里没有东西,肚子里没墨水,胸口没冲动。这句总结我很是认同:我们没有体验,怎么知道事物的是有趣还是无聊,是假象还是事实,写作又还从何而起?所以,我总爱看路上的新鲜事儿,开始的时候,我不厌其烦地给哥弟俩抛各种“新奇问题”,后来,他们慢慢地加入了发问团,“这是为什么?”,“你说过所有事情都有原因的。”(一种随时掉坑里的感觉╮(╯▽╰)╭)有时候我们在斗嘴,有时候我们在琢磨,有时候我们就是静静地看着,有时候我们在寻找......这一刻是我们的,收获了亲子乐趣,也收获了课本以外的趣事,快乐地填补“写作之前大脑里没有东西,肚子里没墨水”的缺陷,何乐而不为呢?
01独木成林
最近,弟弟学习到这么一段课文内容: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广州沙面一角说到“独木不成林”,让我想起小区里的大榕树,茂密的榕树一棵挨着一棵地站立在人行道上,郁郁葱葱的枝叶向四面伸展,形成了一把把天然的绿伞,为行人遮挡烈日强光,微风吹拂,甚是舒服。榕树下自然就成为了孩子们经常玩耍的地方。细心的弟弟发现了一个现象:榕树总长出一些“胡须”,干巴巴的样子。▲小区一景哥弟俩尝试来描述一下这些“胡须”的样子:有的长,有的短,一根一根的,细细的,摸上去硬硬的,但在风中又能飘动起来,远看就像头发在跳舞。▲小区一景有些“胡须”粗粗的,一头扎进了泥土里,摇不动了。这些“胡须”究竟是什么?▲气生根这些“胡须”叫气根Aerialroot,是一部分植物的主要部分,用以在空气中吸收水汽,在热带雨林中十分普遍。分为:支持根、板根、攀援根、附生根和呼吸根。哦,原来这是榕树的气生根。榕树枝条上有很多皮孔,气生根就是从这里长出来的。这些气根会吸收空气中的养分,气根垂下来接触泥土后会立即地下生根,不断增粗而成支柱根,支柱根不分枝不长叶,形成新的树干。即:榕树的气生根既能吸收水分和养料,又能支撑着不断往外扩展的树枝,使树冠不断扩大。一棵巨大的老榕树支柱可多达千条以上,它的树冠可覆盖多平方米,因此能“独木可成林”,更可能是成为鸟的栖息之地,鸟的天堂。可见,弟弟课文中学习的“独木不成林”是指大多数的树木,但不包括榕树哦。▲江门,一株多年历史的大榕树▲云南景颇族自治州一棵千年老榕树02谁家的果子?
在榕树底下,你会发现满地小果子的情景,甚至你曾经还中了这果子的“头奖”。小果子淡黄微红,样子就像是无花果的迷你版。这是谁家的果子?难道这就是榕树家的?▲榕树果洒满地▲枝头挂“实”NONONO~这些可爱的小果子原来并不是榕树的果实,而是榕树的花托,花和果实就藏在花托里面,所以榕树的“果实”叫“隐花果”。▲榕树果由于榕树的花朵藏在花托内,与外界隔离,一般蝴蝶、蜜蜂等都不能为它传播花粉,繁衍的重任就只能靠细小的榕小蜂。榕小蜂只为榕树服务,一生只为榕树传播花粉。同时,榕树亦只为榕小蜂提供食物。榕小蜂与榕树可说是互惠共生,它们互相依赖的微妙关系更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奇妙。▲榕树果与榕小蜂原来如此高大的榕树是靠身形微小的榕树小峰传播花粉,繁衍后代。生命是如此的神奇!03榕树情结
榕树,是我们广州家门口的常见乔木:大道上,街巷里,村头前,社区内。它总会以千姿百态的造型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高大壮实,繁枝叶茂,还有一种神秘感。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提及:“榕,容也。常为大厦以容人,能庇风雨,又以材无所可用,为斤斧所容,故曰榕。”意思是说榕树有容人之量。榕树可以挡百煞,化解很多不利,所以很多古镇村口都有种植。南方人由于对榕树的特殊感情,把它视为神,并为之造祠立庙供奉。广东潮汕先人所种的风水树,大多是榕树,因榕树生命力极强,树龄可达几百年以至上千年,且根繁叶茂,浓荫似盖,体现了顽强的生命意识,也寄托着先祖对后代的希望。有一句俗语叫:“前榕后竹”,就是说榕树要种在屋子前面,竹子要种在屋子后面。大榕树夏天给人们带来乘凉庭荫,竹子在后面可挡住寒风以防寒。▲村头的大榕树在广州,如果你早上9点左右来到滨江边上,你会发现此处依然是一个热闹的市集:有各式各样的小地摊,有自由歌唱的组合,有婀娜多姿的舞蹈团,有把玩鸟儿聊天的爱鸟组别,还有晨跑的人儿……这路上,无论是大妈大叔,还是年轻人士,此刻都成了滨江一景,这就是广州人家的生活日常。▲广州滨江一景▲把玩鸟儿聊天的爱鸟组别▲自由歌唱的组合孩子们,朋友们,我们相约榕树下见,带上你的故事,我们一起继续发现广州的大自然,体验广州生活。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果?它们跟稳重的小榕果油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欢迎留言哦,期待你的答案。图A图B我是苑子兄弟,2只神兽的妈妈,能写能画陪娃游天下,中德自然教育推广大使,健儿堂小儿推拿馆合伙人。努力在生活美学路上修行,分享所见,所闻,所思。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