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广以北的农村有一种小野草,经常生长在麦田边、田埂上、菜地傍。开紫红色或白色小花,像铃铛,果实如灯笼,里面包裹黑色的小种子。
虽然这种草看起来样子很可爱,但它的名字却很霸气,人称“王不留行”,别以为这是它的民间俗称,其实王不留行可是正儿八经的学名,其植物的种子药用价值高。
王不留行在民间有很多叫法,比如留行子、奶米、王牡牛、大麦牛、不留行、禁宫花、剪金花、金剪刀草、金盏银台、麦蓝子、王不留、剪金子、麦蓝菜都是它的俗民。
这是两广以北的农村,比较常见一种野草,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此外,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陕西、江苏、浙江、扛西、吉林、*等地,其中以河北产量最大。
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这种小野草会取这样一个霸气的名字?其实王不留行这个名字大有来头,得名与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王不留行这个名字是药王邳彤所取。现在人们尊崇孙思邈为药王,其实在孙思邈之前,民间把药王的名号是给了邳彤,只是后来孙思邈的名声太大,逐渐取代了邳彤。
邳彤是东汉中兴名将,也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当然在医药方面的造旨也很高。这种情况其实在古代也很正常,比如医圣张仲景就是长沙太守。
东汉末年,王莽为了篡位,率兵追杀刘秀,并四处宣扬刘秀是冒牌汉室宗亲,而他自己才是真正的皇室血脉。
当王莽追到药王的家乡后,便催着让百姓解送*粮、提供食宿。乡亲民们对王莽这支祸害百姓的*队早就深恶痛绝,根本就不会理会,早早就把锅瓢弄得干干净净,并躲进山里。王莽知道后火冒三丈,扬言要踏平村庄,斩尽杀绝。
这时一参*进谏:“穷山恶水出刁民。此地青纱帐起,树草丛生,庄稼人身怀利器藏在暗处,如果去搜寻他们于我*不利,还是追杀刘秀要紧。”王莽听后,才传令离开。
药王邳彤想到这段历史后,深感家乡人们不畏强权的骨气,于是就给这种草药起名叫“王不留行”,以表对家乡人们的赞美,从此而得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王不留行也作了评价,“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并被列为上品。在历史上长期被作为草药使用,尤其是对闭经、乳汁稀少、排乳不畅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在民间还有“穿山甲,王不留,大闺女喝了顺怀流”的说法。意思是穿山甲和王不留煎水喝,对乳汁少或无乳汁的妇女有好处,可以通乳。由此可见人们对王不留的赞许之情。
王不留行也叫麦蓝菜,可见它是一种能吃的野菜,含有多种皂甙,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在农村有些老人知道它的价值,遇到了也会采些回去做菜吃。
比较常见的吃法有清炒、粉蒸麦蓝菜、麦蓝菜汤、麦蓝菜煮面条等方式。
但王不留行植株比较寒,不宜多吃。且味道苦,一般是当成养生菜吃,在一些农家菜馆有售,通常30元左右一盘。
你的家乡有这种植物吗?你们那怎么称呼它?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