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如何确诊治疗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1014/4709997.html本次鳌太小分队的成立可谓是一个敢组,一个敢加。我发起此次活动,但首先我没有走过鳌太,其次,我之前最多只有过两日的露营经历,重装经验几乎为0,从来没有在山上住的超过2天……我此行的背包是60+10L的,某国产品牌,块钱买的,拉垮的背负折磨了我5天。鞋是scarpa的slactive,鞋底有钢板硬的一批,原装鞋垫走10km脚底必然开始疼,为此我换了一双软的鞋垫,并加铺了一双海绵鞋垫。虽然走起来不硌脚了,虽然任何路面都如履平地,且防水性一流,但是单只的重量就接近3斤,可谓负重训练……(有说法脚上1斤等于包里5斤)
第一个加入的队友是松塔,他和我走过多次轻装徒步,我俩实力差不多。他和我一样,没有重装经验,但他并没有高海拔经验,之前去过海拔最高的地方是五台山,而我好歹重装上过四姑娘山……但我判断他应该不会高反,毕竟实力摆在那里。回想我的同学李波怪就是从没去过海拔以上的地方然后和我们去四姑娘山,然后把我给拉劈了……
第二个加入的队友是葛葛,我问她是不是重装还行,她说之前走过贡嘎,虽然速度不快但是耐力好,能背,于是我问她要不要一起走鳌太……
第三个加入的队友是老狼,4月份我们一起走箭扣的时候实力尚且一般,我一度以为他是队伍里垫底的水平,没想到三个多月过去他的实力突飞猛进,不仅是队伍里最强的,而且碾压我们。当然,在同意他加入队伍之前我问他有什么高海拔经验时他说冈仁波齐转山一日走完……
第四个加入的是于小二,徒步强国老队友了,我问他有什么经验,答曰重装走过洛克、ACT、贡嘎。
原本我和松塔、于小二买了Z19次列车,然而由于列车停运,不得不改签Z43。再次购买Z43的时候已经没有硬卧了,故而我们三买了个连坐的硬座……此处羡慕老狼,买票比我们慢了一步没有买到Z19的卧铺,却因祸得福买了Z43的卧铺……折腾一晚上之后,上午10点抵达了西安站。抵达火车站对面的KFC后和等候已久的葛葛碰头,至此五人小分队顺利会师。闲谈之于众人开始聊起了背包,此行老狼的背包最轻,葛葛虽然只有斤左右的体重(可能还不到),但背着的包得有40斤,已经超过了体重的1/3。果然如她所说,虽然速度不快,但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走耐力好、能背。中午饭选择去吃羊肉泡馍,走了一圈没有发现正宗的,却偶遇一家正宗的水盆羊肉,于是决定吃它。很多南方人可能吃不惯羊肉泡馍,我就遇到不少,相比于羊肉泡馍水盆羊肉就友好多了,基本上都能吃得惯。
下午两点坐上了前往太白县的大巴车,在车上乘务员还告诫我们不要在塘口村下车,说如果我们下车了他们可能会被举报,建议我们可以用提前下车然后打车去塘口。当得知我们不在塘口下车而是在县城后,她松了一口气。
抵达县城之后第一时间去酒店放下背包,然后轻装上阵去买气罐,毕竟这是命脉问题,如果县城买不到就只能打车去秀才家买了。采购气罐时和户外店老板交流,问她能不能帮我们联系到车,她说可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毕竟这小县城凌晨找车很难,得提前说好,而提前说又担心司机不可靠举报我们。
户外店出来后看到卖芒果的,葛葛买了几个,然后我们便开始考虑晚餐腐败的事情了,出发之前得吃一顿好的。走了没几步路边出现一家烧烤+海鲜自助,忍着没有进去,担心那玩意吃了第二天拉肚子。最终选择了路边的一家天麻鸡,清淡不辣,很是养生。
Day1:塘口~水窝子营地
里程:21.5km
爬升:m
下降:m
全程耗时:16h
凌晨三点面包车司机抵达了酒店楼下接我们,唤醒了酒店前台退房完毕之后坐上了面包车向着塘口进发。抵达登山口前是一个工地,夜晚工人们都已经入睡了,司机建议我们关掉头灯直接穿过工地上山,能够避免绕路。于是便在星夜下前行,没多久便进入了树林开始上山。过了警示牌没多久我们遇到了一对轻装出行的情侣,俩人从河南过来爬山,昨天晚上住在秀才家,今天3点开始上山。大家都是塘口上来的,我便直言告诉他们我们打算重装走鳌太,并询问他们计划怎么走,答曰是从水窝子下去走一个小鳌太。路过营地的时候看到了一条小溪流,于是便决定原地休息烧水吃早餐。吃早餐之际河南情侣超越了我们,之后我们再也没有遇到他们,看来稳稳妥妥地天黑前下到安全地带了。此时太阳已经出来,逐渐晒了起来,于是拿出帽子戴上。刚一戴上于小二便笑了起来,说看起来好像*子……之前去库布齐的时候戴着这顶帽子,全副武装防晒,此次下山之后不少人说我黑了,看来这顶帽子的防晒没有很强……▲从左往右:松塔、老狼、于小二、葛葛、阿凯(笔者)抵达盆景园的时候原地休息享受了一会日光浴,之后走了没多久便遇到一支队伍,他们是从23km上来的,走塘口下去。于是便喊了其中一位驴友帮我们拍了一个合影。
盆景园之后有一段平路与小的上坡,大家走走停停,时不时拍拍照片。直到登顶鳌山之前出现了一片石海,在石海的下方一个看着不便宜的保温杯静静立在那里。想必是某位驴友丢弃的,但我实在是不能再背了,也就没有捡那个保温杯。如果早知道后边几天会丢不少吃的,在那一刻就应该丢掉,然后捡了那个保温杯。
过了旧的导航架之后没多远是新的导航架,老远就看到了监控摄像头,于是招呼大家绕行。绕行的时候偶遇一处流动水源,水量大、水质也不错,遂接了一杯过滤后直接喝了,并在这里留下了一个记号。西跑马梁路况不错,走着走着便到了药王庙。此时已经下午4点,我们已经走了12个小时出头。一向话多、爱讲故事的于小二此时变得一言不发,松塔也有想法在药王庙扎营了。然而,药王庙的水源在庙的后方,得切下去打水很不方便。另一方面,此处距离水窝子也就不到5km了,而距离天黑还有3个多小时。休息过后,众人决定咬牙坚持到水窝子。
水窝子前有一个难关,即麦秸岭。远远望去就觉得不好走,尤其是对已经强弩之末的我们来说。老狼第一个登顶之后,稍作休息后折回来帮葛葛背包。精疲力尽的我在登顶后看到想给差评的胸罩,压根没有停留的打算,多看一眼都不想,更别说拍照留念了……
抵达水窝子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在营地遇到了几个驴友。他们得知我们原计划第二天走到东源,直接说是胡闹,太自不量力了……想来也是,从水窝子到东源的强度比今天的还要大,而今天的路线我们尚且走了16个小时,后边几天的状态我们只可能比今天差……如此看来,第二天走10km抵达营地是不错的选择。晚上大家都很疲惫,加之风大,简单喝了点热水便草草入睡了。水窝子的海拔左右,距离上次处在米以上的海拔已经过去了两年,晚上有点轻微的头痛,没有睡好。
Day2:水窝子营地~营地
里程:10.6km
爬升:m
下降:m
全程耗时:8h
早上在营地做了一顿炒饭,葛葛背了一路的洋葱终于被解决掉了。吃饭之际一名广东的驴友过来和我们聊天,他从广州过来,说现在西安疫情防控严重,他一个朋友昨天从广州来来西安直接被劝返了,他担心我们下山之后可能会被隔离。这一番话可吓到了老狼和松塔,对打工人来说隔离14天无法上班的打击可谓不小,他俩一度想到了直接下撤回京。来的时候还畅通无阻,这才过去两天,可谓山上才数日,世上已千年……
收拾好之后和营地的另外三名驴友碰头,其中俩人选择了直接下撤,另一位大哥则决定继续走完全程。这位大哥虽然只完整地走过三次鳌太线,但对鳌山以及太白山的路段非常熟悉,走过不下十几次,算得上是一名秦岭老驴,并且他还有卫星电话,每日都能掌握最新的动态。我把我们的行程告诉了他,他说这是标准的鳌太走法,他的行程和我们一致可以同行。说是同行,其实是被他带着,接下来的两天因为有他在前边带路我省了不少事。队伍里也因为头了他,多了几分安全感。
今天的行程虽然只有10km,但是绝对不算轻松。一开始就是一个大爬坡,出发没几步就开始喘直接把我和葛葛走崩了。走在最前边的老狼一会就不见了身影。在出发之前他说希望今天能够走到东源,但我很清楚队伍里边除了他之外没有人能够走到东源,便叮嘱他注意安全,走到哪是哪。
上坡没多久之后便是遇难山友纪念碑,王哥说到了遇难山友纪念碑处必须要三鞠躬。我说之前在某篇游记里看到一个人提到这个纪念碑,她的队友都去鞠躬了但是她比较害怕,就离这个碑远远的,可能觉得有怨气。闻言,王哥说这有啥怕的,逝去的也都是伙伴。
在听王哥说这句话之前我心里有一丢丢的胆怯,或许这世界上有些逝去的人能够为后来的人送上祝福和保佑,但必然存在一小部分人,他们死后带着怨念,想要留住路过的人……或许路过的时候鞠躬含有这个意思,希望他们安息,不要带着怨念嫉妒平安走完的驴友。但鞠躬的那一刻,我内心里只有悲痛,打心底替那些逝去的人感到难过。他们活着的时候可能就承受着身边人的误解:爬什么野山啊,吃饱了撑着的。在他们意外死亡之后,还要承受更多的非议:都禁了还走,出事活该!
什么时候驴友才能不受到大众的误解,什么时候户外才能成为一项广为认可,甚至全民参与的运动?尼泊尔国家又小又贫穷,可是他们的户外就做的很正规、完善……我们偌大的中国有无数风景壮丽的大好河山,能够让驴友去爬的山竟越来越少,什么时候才能不一刀切的封禁了事,而是制度健全、合法而正规的穿越?
之后的路便是在山脊不断地切来切去。不仅具有一定的难度,更耗费不少体力。看来这10km走一天是有有原因的……按照北京西山的路况,10km爬升多米、下降多米,在3小时以内完成这要求并不能算高……只要一有休息的机会我便把鞋脱了让脚透透气,并把鞋垫抽出来晒晒太阳。我的鞋防水性很好,这便意味着透气性的下降。一旦脚出汗湿了,磨出水泡的概率就会加大,这对于长线来说是很致命的。鞋的问题好解决,但包的问题就很难解决了。我一路被这个包各种折磨,肩膀早就疼了,王哥瞅了一眼说我包调的不对,等休息的时候帮我调调。然而一阵调整之后他发现这个包再怎么调也没用,背负系统拉垮到几乎没有,能不散架已经算不错了。
抵达营地之前还有3km左右的下坡路,此时大家基本上都已经快断水了。我下坡比较快,王哥建议我先走一步去营地烧水,这样大家到了后就有水喝。于是我便开启了小跑模式。途中经过一座塔,塔下有几个水桶,直觉告诉我里边有水,走近一看还真的有,但是一看距离营地也就不到2km了,于是就没有喝,出发前在手台里给后方队友说这里有水可以补一点。
即将抵达营地的时候看见了一顶帐篷,走近以后看到了里边躺着的老狼,惊叹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他说他3点抵达这里之后一看前方是一个大上坡,便决定今天先在此扎营了。看了下时间,此时已6点钟,他比我们早到了3个小时。
夜晚的营地星空摧残,银河清晰可见。但是手机没有固定的地方,便只能手持着拍星空了。期间我四处走动想找一个好的地方拍星空却无果,远处传来王哥的询问,问我在找什么……回想起下午那会他告诫葛葛不要一个人在营地乱跑,有一年这里起雾一个女孩出帐篷去上厕所就再也没回来,到现在人都没找到。走动一圈之后竟找不到了方向,如果不是营地那边的灯光,我还真有可能迷路……
Day3:营地~东源营地
里程:15km
爬升:m
下降:m
全程耗时:11h
今天的行程具有一定的强度,不仅要翻过金字塔,还要翻过九层石海。九层石海可谓是鳌太线上最具强度的一段路,1.5km,m的爬升,全是石海。领先了我们两天的老狼在今日决定先行一步,按照自己的速度力争抵达大爷海,如此明天便可下山。昨日走下来身心皆已崩溃的于小二今日体力有所恢复,为了保证接下来的行程能顺利走完,他先行一步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昨天的10km按照王哥的话来说是鳌太线的休息日,但今天的我状态并没有恢复,反倒觉得大腿有点酸。看来是昨天下山小跑跑的了,毕竟本就残血状态,还负重……
中午在塔一吃饭的时候追上了于小二,他已经吃过饭了,于是再次先走一步。休息之际松塔拿出了一大包吃的,看起来就很重。两卷早餐饼问了一圈也没有人吃,直接撕开包装丢了。见状,我也拿出背了2天的火锅面,一口气丢了8个,数量从14锐减到6。(只丢食物不丢包装,食物可以被动物吃,且容易降解)。
在塔三前往西源的路上手机有了信号,然而仅限于葛葛的华为手机……于是她拿手机给家人打过电话之后将手机借给其他人打。王哥问我要不要打电话我说不必了,他开玩笑说一看你就没有女朋友,并告诉我手机再次有信号可就得到明天的这个时候了……
望着远方的九层石海,觉得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往从图片里看到,石海是根本望不到头,仿佛通天一般……此时望去,也就几百米的高度,走走停停总会上去。王哥说要成为强驴,爬九层石海至少得进入1个小时,1个半小时开外的都是弱驴,而如果用时超过2小时,那就说明不应该来走这条线……
队伍里边葛葛爬石海的速度最慢,一方面是因为她的体型相对来说娇小没有优势,二来是险路走的少,面对石海这种带点危险的路段心理上有点犯怵,速度提不起来。除了葛葛之外便是小杨,他的体型和我接近,但是背了个接近50斤的包第一天走崩溃之后到现在还没有缓过来……
王哥和松塔先走一步,走之前跟我说让我走在最后边,鳌太线的规矩是不能让女人走在最后边……最终我们三人用了俩小时登顶九层石海,这个时间对我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如果按照我自己的节奏来走,应该是1个半小时左右。
回望远处的山,觉得这风景似曾相识,和小五台有几分相似。不过由于海拔高了0米,并且有石海,因此算是加强版的小五台。登顶之后遇到了于小二,他在上边等我们,上边风很大他已经穿着羽绒服了。此时葛葛的水已经喝完,小杨还有一瓶没有烧开的水,于是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开始烧水。看了下时间已经六点半,后边的路还有大概5km。考虑到天黑之后视野不好,而我还是近视眼,所以决定先走一步,趁着天黑之前抵达营地。
平路快走,缓坡小跑,用时一个小时抵达了营地。此时红色的夕阳落在了远处的山坡,和绿色的山腰之间有一道分明的分界线。东源营地是垃圾最多的营地,因为这里是鳌太线上的最后一个营地(从景区出去的话),因此很多人会把背不了的东西丢在这里。几天下来由于气罐分配的不是很好,我们所剩的燃气已不多,夜晚在营地搜寻了一番找到3个别人丢弃的半罐。
本次出行我带了一个山之厨,原打算最后一天晚上再吃,但想来最后一天马上就下去了,没必要把最好的食物留在那会。今天晚上吃好喝好,明天有精力尽量多走一点是更好的选择。可能很多天没有吃过好吃的了,王哥嘴中吃腻了了,闻到会吐的山之厨在我看来分外的美味,不到5分钟的时间便吃的干干净净。吃完之后觉得还是很饿,又吃了两袋煮面。出来四天了,前三天的晚餐都只吃一点点,今天的胃口可算是正常了,看来明天的状态应该不错。
Day4:东源营地~明星寺
里程:17.6km
爬升:m
下降:m
全程耗时:10h
今天对于其他几位队友来说是行程的最后一天,只要抵达大爷海之后就安全了,吃了午饭之后慢悠悠抵达天圆地方即可索道下山。早上拔营的时候王哥通过卫星电话联系了山下的朋友,约定好下午开车来山下接他们。
一开始便是一个坡,登顶之后即可抵达万仙阵。走至一处休息的地方,王哥建议我先走一步,如果按照他们的速度今天也就只能抵达大文公庙了,明天要变天,届时从大文公庙的山脊往山下走将有大风,危险系数飙升。于是和他们匆匆道别,一个人冲着山顶而去,走出几十米之后才想起来大家还没有留联系方式,遂回头喊了一句等有信号了加个